您当前位置: 首页-市场 > -正文

【静海文化】一衣酒香慰乡愁(作者:王照科)|全球最资讯

来源: 看静海2023-01-29 16:53:16
一衣酒香慰乡愁作者:王照科

这几年回老家,无论哪个季节、无论在村子的哪个角落,依旧都能闻到从村办酒厂里飘出的酒香。

我们这个村子呀,像极了一篇文章里写的,有鸡毛蒜皮,有勾心斗角,有利益纷争,有各种小心思、小算计,但这里并没有解不开的恩怨,没有放不下的利益,没有不回头的浪子,更没有不切实际、异想天开必须要达成的高大上的大小目标,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有情人不管多苦,最终仍能拥抱彼此,父子反目可以和好,兄弟即使打破了头,可第二天他们还是兄弟。我们这个村子,每位乡亲的生活都如此真实、温暖,不刻意模仿,也不随波逐流,散发着古朴的原生倔强,就像流淌出的每一滴酒,虽然酝酿的过程很苦、很难,但是它的味道终不可能被改变、被复制,乡亲们整日浸润在这如丝如缕、如云如雾的酒香中,以酿酒为生、以酿酒为富、以酿酒为乐,他们本身早已经成为了酒香的一部分。


【资料图】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到村里酒厂里面转转,看着蒸馏出的热气腾腾的原浆酒,通过白铁皮材质的壶嘴缓缓流进黑色的陶制大酒缸里。每个大酒坛都半人高,上面贴着标签,那标签的喜庆红色,映红了忙碌着的乡亲们的脸庞,也醉了乡亲们的心。乡亲们看着那流淌的酒,就忘了脸上流落的汗,就忘了身上的累,就更感到这日子充满盼头,仿佛那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再努力一下就可以触手可及。我开玩笑说,大伙端上一碗酒吧,像电影《红高粱》里一样豪爽地唱几嗓子,我给大家拍视频传网上。乡亲们大笑,说酒坛就在那,酒可以想喝就喝,但俺们不想唱“妹妹你大胆往前走”、不想唱“喝了咱的酒 ,上下通气不咳嗽”,也不想唱“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俺们只想唱的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和《火红的日子》,这些歌,好听,有分量,能唱出俺们心里话,能唱出干劲来。说完,他们端着酒真的唱起来,声音朴厚嘹亮,和着酒香传播在村庄的空气中,以致我忘记了切换镜头。

在村里的酒厂,最壮观的场景要数从巨大的甑锅往外甩酒糟。几十把大锹在乡亲们的手中上下翻飞,把一大甑锅热气腾腾的酒糟一锹锹挖出来,像粮食丰收时扬场一样一锹锹撒向天空,然后均匀落在干净的砖地上,巨大的蒸汽腾空而起,人如腾云驾雾的神仙,在雾霭氤氲中时隐时现,汗滴在光着的脊背上乱滚,裹着酒香的蒸汽在村庄的上空蔓延。此时,空气是香的,泥土是香的,庄稼和花草是香的,人是香的,衣服是香的,就连院子里的那只大黄狗甚至河水中的鱼也一定是香的。在这酒香的浸润中,我感觉到有种活力、有种力量在村庄的热土里生根发芽。我多次想,酒香为村庄烙下了印记,故乡的人们在一身酒香的躯体里,定是藏满了知足、感恩、坚韧、希望和憧憬。

每次从老家回来,我衣服上都会沾满着家乡酒的香味,或者说是故乡的味道。老伴把我衣服洗了一遍又一遍,但我知道,衣服上的酒香可以随着洗衣液和水流从下水道流走,但嗅觉的记忆是永远洗不掉的。于是,我常常在某个午后或者某个静夜里,分明再一次闻到了故乡的一阵阵温暖的酒香,分明再一次感受到了一种混合了乡愁的力量在升腾,照亮我前行的路,激励我做一个真实、温暖、能给别人心田留下余香的人。

王照科,山东成武县人,在天津静海工作,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意林》《天津日报》等刊物,另有作品入选初中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中学语文百分阅读一本通(七年级)》等课外读物教材。先后荣获《散文选刊》2012年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 ,首届“知美文化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第四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散文组二等奖、第二届“莲花山杯”散文征文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静海文化

扫码投稿,注明“投稿”

小说 散文 诗歌

摄影 书法 绘画

感恩您的信任与支持!

近期爆款文章……

关注静海民生 · 写好静海故事

静海文化

(一月)

静海义工

(一月)

◆ ◆ ◆ ◆ ◆ ◆

一起逛静海

◆ ◆ ◆ ◆

一月爆款

标签: 热气腾腾 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