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市场 > -正文

邱阳创巴|我们应该同时以修持者与研究者的身份来研读密勒日巴生平故事,应该使这份探究成为一种自己与密勒日巴产生共鸣的方式

来源: 香巴拉佛教中心2023-04-28 07:13:15

幽默感的开始——视每件事都是大笑话

如果你研究密勒日巴创作的诗歌与他所吟唱的道歌,你能够看出在此过程中,他的诗作产生过一种语气的转变。在一开始,那时的他是个野心勃勃的小瑜伽士,对于自己来自的世界充满恨意。他痛恨从事一成不变的事情,诸如为母牛挤奶;放牧牲畜;留意厨房里沸腾的茶水;照料大吵大闹的小孩;清洁小婴儿屁股上的深黄色大便。他恨透轮回中所有这一切的麻烦事。


(相关资料图)

本质上,你无须考虑或处理任何事,它们会自行发展。你无须付钱叫猴子在树林间荡来荡去,因为他们本来就会这么做;无须透过任何人的努力,太阳与月亮本身就会发光。这些事情其实都与涅槃有关,那是“爱与光明” (love-and-light) 方法的主张——任何自然的事物(非人工打造而成的事物),都跟善性、美丽与令人兴奋的事物有关。那不只是密勒日巴的问题,它是普遍存在的,所有伟大的神秘主义者都在谈论自性之美。我确信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是因为欣赏上帝这种一切同时发生的造物逻辑而信仰他。至于密勒日巴的观点,在那个当下,那看来还不足以涉及到大手印,它仍然是一个要活在众人之上的游戏。

密勒日巴在道歌中的语气开始改变,那是当他开始与人们建立连结后的事。人们开始向他请求口诀,而他也开始传授他们教法,从那时起,他的语气就改变了。他也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在稍后创作的道歌中,他带着一丝微微的不在意,那是一种“轮回有其麻烦之处,而涅槃也有同样问题,所以,我不在乎”的感觉,这点非常有趣。

如果你仔细读一读张澄基的两册《密勒日巴十万歌集》 ,你将会发现,在第二册的作品中,密勒日巴的语气产生了些许改变。你将会看到那微微的不在意正在缓慢转变为一种老手特质的不在意,这种不在意并非马虎草率的,而是一种正要培养些许幽默感的开始——将每件事情都看成是一个大笑话。

有无数的人持续着轮回之旅

在密勒日巴的后半生,曾经有人告诉他,众人认为他已经疯了,变成一个疯子 ,他便以此事为题而唱出一首道歌。他唱着:“就随它去吧!让我为此唱首歌。”在这首道歌中,似乎较少强调道德,但有一种勇气正在生起。在此之前,密勒日巴总是将疯癫与此轮回世界连结在一起,将它与那些为了应付此世界所涉及的麻烦事连在一起。

在他早期所唱的那些道歌意象中,密勒日巴很有可能在心中将其伯母视为轮回世界的象征。他的伯母是个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团乱的人,她认为提供密勒日巴食物即是让自己与他建立关系的唯一方法,如此一来,他就不会要求她为过去所发生的事偿债了,那就犹如一位典型的犹太母亲会做的事啊!认为食物是重要的东西,这是农人的心态,他们认为如果供给某人食物,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我确信密勒日巴在最初即认为他的伯母正是轮回世界、轮回之心的一个实例或促成者。从这样的心态开始,他慢慢培养出一个无数的伯母意象,所以,那不再是只有一个人示现轮回,而是有着其他的伯母或轮回的母亲们持续着如此的轮回之旅。

最后,密勒日巴与大手印法则之间的连结终于展露曙光。在稍后的章节中,我们将探究更多关于大手印的细节,以及密勒日巴如何找到自己的两位心子——惹琼巴与冈波巴,而他们正是两个极为实际的例子。

从人类学的观点来探究密勒日巴的道歌,以及他在心理、情绪与态度上的转变,这么做是重要的。不过,总而言之,在我们研读密勒日巴的方法与其生平故事的同时,我们应该是让自己同时以修持者与研究者的身份来研读。当我们探讨密勒日巴生平故事时,应该使这份探究成为一种自己与密勒日巴产生共鸣的方式。

——节选自《最富有的人》创巴仁波切讲“一生成就的薄地凡夫”密勒日巴的道歌与生命故事相关链接:

编辑/鸟湖山文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