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市场 > -正文

【活力·进村屯】桂林龙胜:晒衣节“晒”出红瑶生活美

来源: 央广网2023-07-27 17:34:03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位,5700多万各族人民如星星之火,在八桂大地发光发热。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广西富民兴桂各项事业正在稳步推进,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照进现实。央广网广西频道特别策划《籽籽同心 富民兴桂》系列报道,以“共富”“振兴”“活力”为主题,展现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团结奋进、富民兴桂的生动实践。

7月23日,农历六月初六,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迎来了传统节日“晒衣节”。当天,当地红瑶同胞欢聚一堂,开展晒花衣、梳长发、红瑶服饰制作工艺展示和集体婚礼等民族特色活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体验。


(资料图片)

瑶族群众在歌舞场向游客展示红瑶服饰的制作工艺(央广网发 王战飞 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服饰制作工艺展示(央广网记者 罗兰 摄)

当天,红瑶妇女纷纷把箱底的花衣、饰衣、花裙等拿出来晾晒,各家各户的晒台上、走廊上,红红绿绿的花衣裳格外鲜艳夺目,形成了红衣晒红半边天的亮丽风景;在歌舞场,红瑶妇女坐在织布机前,把手中的飞梭穿来引去,一道道花纹逐渐出现在游客眼前,引得大家惊叹连连。

瑶族妇女晾晒花衣花裙(央广网发 王战飞 摄)

“我们希望通过晒衣节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我们的红瑶服饰、长发梳妆等传统文化,在有效鼓励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我们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助力乡村振兴。”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琼通说。

瑶族群众在吊脚楼上晾晒的花衣花裙(央广网发 王战飞 摄)

据了解,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当地妇女服饰尚红而得名。手工精良的红瑶服饰是红瑶文化的代表,其制作主要有染布、蜡染、挑织、编织四种技艺,全凭口口相传。2014年,瑶族服饰(红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在红衣定终身红瑶传统婚礼上,一对新人与数百名身着红瑶盛装的送亲队伍,走在绿油油的梯田间,宛如一幅美丽画卷(央广网发 王战飞 摄)

“百名瑶嫂长发梳妆”“红衣定终身红瑶传统婚礼”“敬狗报恩‘抬金狗’送祝福”……当天,系列别具民族风情的节目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上百名红瑶妇女在小溪边解开发髻,细细梳洗齐身的长发,向游客们展示她们乌黑秀丽的长发(央广网记者 罗兰 摄)

瑶族人认为长发象征着长命富贵,图为红瑶妇女在溪边展示长发(央广网发 王战飞 摄)

据了解,自2022年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以来,大寨村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如今的“晒衣节”不仅是红瑶的传统佳节,更是龙胜向全世界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靓丽名片。

近年来,龙胜创新推动“全县大景区驱动+多产业融合发展+多民族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龙脊梯田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载体,推出了“开耕节”“晒衣节”“跳香节”“侗年节”等民俗旅游品牌,积极推动全县文旅产业振兴。2023年以来,该县接待游客总人数超446万人次,预计目前可实现旅游总消费超51亿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