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市场 > -正文

《2023中国卵巢癌诊疗现状白皮书》发布

来源: 中国医药报2023-05-27 05:16:25

□ 鼎文


【资料图】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和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正式发布《2023中国卵巢癌诊疗现状白皮书》。白皮书公布了对全国30个省份、571位妇科肿瘤医生和1200余位卵巢癌患者的调研结果,系统描述了目前我国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诊疗现状。

去年,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和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22中国卵巢癌诊疗现状白皮书》,首次公布对我国晚期卵巢癌患者诊疗现状深入调研结果。2023版白皮书在2022版基础上,扩大调研规模,进一步跟踪诊疗现状及临床痛点改善情况,旨在发现更多医患双方未被满足的需求,为规范化开展诊疗工作指明方向,从医患两个层面助力提升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手术、药物治疗更加规范但仍需进一步优化

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有超过5.5万例卵巢癌患者和3.7万例死亡患者。推进卵巢癌单病种诊疗的规范化管理,对提升我国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卵巢癌的主要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辅助化疗、再加上维持治疗的全程管理,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其中,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标准的化疗是治疗卵巢癌的根本和基础。2023版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相较于上年,卵巢癌手术和化疗的诊疗现状已有初步改变。初治晚期卵巢癌更多应用的是开腹手术,腹腔镜探查比例为31%,但卵巢癌减灭微创手术占所有术式比例下降到17%,较上年的23%有明显下降,这与医生认为微创手术“存在肿瘤播散的种植转移风险”的比例增加有关。在化疗方面,医生对初治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比例约为35%,较上年下降7%,初始治疗后,患者手术后进行化疗比例高达97%。

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小华教授表示:“规范化诊疗是助力晚期卵巢癌患者实现长生存的关键,推进晚期卵巢癌规范化诊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此次调研数据的变化,客观反映了2022版白皮书发布一年来我国卵巢癌规范化诊疗的工作成果,也体现出诊疗规范化是一项长期逐步推进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

“维持治疗”观念渐入人心但普及化任重道远

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和治疗手段的优化,卵巢癌治疗越来越精准,“手术+化疗+维持治疗”三驾马车的全程管理治疗模式,让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生存期不断延长,也让长生存的目标不再遥远。

对于维持治疗,医生和患者的认知度均有明显提升。在医生认知度层面,鼓励初治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维持治疗的比例上升到了63%,但仍有37%的医生没有推荐进行维持治疗。究其原因,部分医生对BRCA阴性/HRD阴性患者人群的维持治疗生存获益认知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对患者群体的调研显示,最终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比例仅为51%,尚没有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愿意主动尝试维持治疗。维持治疗规范化及普及化任重道远。针对卵巢癌维持治疗比例不足的问题,2023版白皮书倡议加速规范化诊疗,在创新药可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维持治疗的规范化水平。

吴小华认为:“在我国,‘手术+化疗+维持治疗’这一规范化的卵巢癌治疗模式起步较晚,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生要充分认识维持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维持治疗比例,帮助卵巢癌患者延长生存时间,进而提升我国卵巢癌患者五年生存率。”

吴小华表示,2023版白皮书持续追踪和反映了我国卵巢癌诊疗领域的痛点和需求,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将对白皮书内容进行编辑发表,提高医疗同行及全社会对于卵巢癌规范诊疗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未来还将开展妇瘤医生专科能力培养、指南更新、多学科讨论会议、科普患教等行动,推进手术、化疗和维持治疗的规范化,进一步加深医患对维持治疗理念的认知,全面提升初治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比例,最大化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的临床获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