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市场 > -正文

天天观速讯丨从浙江杭州上城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有这样一位著名植物生理学家

来源: 朱萧俊说健康2023-02-05 10:22:14

上城是浙江省杭州市所辖的一个区,也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它位于杭州市区的中南部;其东南面濒临钱塘江,中南部夹枕着凤凰山和吴山,西面紧贴西湖,京杭大运河自南而北纵贯全区境内。

上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既是南宋文化、吴越文化、钱塘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又是南宋皇城大遗址的所在地。


(资料图片)

上城自宋朝到清朝,分属钱塘、仁和县管辖,到了民国初年属杭县管辖;民国16年(1927年)置杭州市,上城区域分属城区、江干区。

上城人文荟萃,清同治13年(1874年),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的胡庆余堂,就位于浙上城的吴山北麓大井巷95号,从此就有了“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仁堂”的说法,而胡雪岩本人,也被誉为“江南药王”。

就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浙江杭州上城,却走出来了一位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沈允钢。

沈允钢,1927年12月出生于浙江杭州上城的一个商人家庭,7岁入浙江杭州湖墅私塾读书,10岁随家人去杭州乡村和临安避难,后进入上海租界居住。

1940年沈允钢进上海私立肇光中学读书,1947年考入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195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工作,1960年晋升为研究员;1980年沈允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沈允钢院士是新中国第一代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长期从事光合作用机理和生理研究,包括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光合产物的合成、转化、输出和贮存;光合作用和作物产量形成、光合机构运转与调控等。

沈允钢院士率领的研究团队,早在50年代所进行的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转化的研究,证明了β-淀粉酶可通过迅速分解引子淀粉而影响磷酸化酶合成淀粉的能力。

沈允钢院士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否定了当时国外文献中,普遍认为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观点。

沈允钢院士团队,在60年代所开展的光合作用机理研究工作,发现了光合磷酸化过程中,高能中间态的存在,并提出了高能中间态,有多种存在形式。

同时沈允钢院士团队还提出,光合磷酸化耦联因子的变构不同,会影响到高能中间态的散失和耦联效率。

最后,沈允钢院士团队还进一步研究了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功能与膜结构的关系,以及光合机构的运转及其调控等机理。

总之,沈允钢院士在光合作用能量转化功能与膜结构的关系、光合机构的运转及其调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浙江杭州上城走出来的这位中科院院士沈允钢,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两院院士;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请关注、点赞、转发、分享、收藏朱萧俊说健康! ​ ​

标签: 浙江杭州 生理学家 光合磷酸化